记者 李静 张琪
退休后的杨维云,在手机前摆非常好黑板,开始了“直播生涯”。
在她的直播间里,她既不唱跳,也不带货,而是教人学拼音学识字。教拼音是杨维云过去50年最熟悉的事情,不同的是,她现在面对的学生大多都是成年人。
这个直播间,“藏着”很多成年人的秘密,也成为满足他们识字的出口。通过这样特别的课堂,有人学会写自己的名字,有人找到了工作。
直播间“藏着”不识字的成年人
“今天我们来学复韵母ai、ei、ui……”杨维云站在黑板前,穿着黄色卫衣,脖子间系着一条粉色丝巾,与她的满头白发构成鲜明对比。
如果单听杨维云中气十足的声音,很难猜到她今年已经73岁。杨维云是安徽淮南人,曾在宿州市一所小学任教30年,教一年级至六年级的语文课。后来,她又做了20年的幼儿园院长。退休以后,杨维云总想做些事情。
喜欢体验新鲜感的杨维云,就开始玩短视频平台。这也让她动了在网上直播教拼音的念头。“我教了一辈子语文,几十年都是和拼音打交道。”
2021年5月17日,杨维云的“喜洋洋直播课堂”就开起来了。之所以叫“喜洋洋”,杨维云说,“孙子喜欢看喜洋洋动画片,我又姓杨,孙子总喊我喜洋洋。”杨维云自信,这个名字一定能赢得孩子们的喜欢。
然而第一堂直播课,观众只有个位数。“就算只有一个学生,我也教完。”这堂课,杨维云坚持讲了两个多小时。
杨维云原本定位的受众是学龄前后的孩子,课程主要是“幼小衔接拼音教学”。但她逐步发现,直播间里“藏着”很多不识字的成年人。“我也是偶然间发现很多不识字的成年人生活在自卑中,他们不敢去陌生地方,担心自己教不非常好小孩,打工看不懂老板的文字指令。”于是,杨维云的课堂任务又加了一项“成年人零基础学拼音识字”。
“很多成年人错过了上学的年纪安徽第一时间直播,他们才是真正要识字的群体,我想给这些成年人一个新的起点。”就这样,杨维云在直播间有了一批特殊的学生。
第一次当学生
直播间这端,杨维云写着又大又清晰的板书;直播间那端,超万人透过小小的手机屏幕在线上课。在杨维云直播间里学习的人,最年长者72岁。
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,全国不识字的成年人一共3800万。并且,这个群体里女性占比达75%。他们进入直播间,企图跨越过去几十年的障碍。
去年夏天,王玉(化名)进入杨维云的直播间。王玉当过女儿、妻子、母亲,这是她第一次学生。
在直播中,杨维云发现王玉不敢连麦,不敢说话。后来,杨维云知道,因为不认识字,王玉不会坐车,所以自己连娘家都回不去。王玉不敢在人前讲话,怕别人知道她不识字就看不起她;她更害怕老板知道她不识字,会把她开除。
每天早晨起床后,王玉就要面对“生计”和“琐事”。她要照顾生病的婆婆,再送两个孙子上学,然后带上午饭跟丈夫一起打工。直到晚上回家,把孙子安顿非常好,把婆婆照顾非常好,她才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。这个时候,王玉就进入直播间,跟着杨维云学拼音学识字。杨维云发现她进入直播间,就会有侧重地教她。
王玉每天中午有四十分钟吃饭和休息时间,每次热饭等待的时候,她就匆匆进入直播间安徽第一时间直播,把前一天学习的内容读给杨维云听。
“像王玉这样的学生有很多,大家需要我。”中午饭点的时候,老伴儿喊杨维云吃饭,她却总是迟迟不下播。杨维云知道,大部分成年学生都是挤出时间来上课的。她坚持早上八点半和晚上八点半开两场直播,最晚的时候直播系统定制 TEl 13329706647,杨维云播到接近夜里零点。
自尊心
从教50年,杨维云教过很多孩子启蒙识字。但她发现,成年人学拼音学识字却要比想象中难得多。
有些成年人会偷偷进入直播间学习。杨维云明白他们难以启齿的原因,“我们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,给他们练习的空间。”
张梅(化名)是杨维云的学生之一。她出生于农村,没有上过学,每天跟麦子、玉米打交道。结婚后,张梅跟着丈夫到大城市打工,一双儿女相差12岁。